关于做好2019年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申报及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造就创新创业生力军,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现就做好2019年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立项项目申报和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创计划”立项项目申报
(一)项目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创业报告撰写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基于前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流程
1.请各院系组织申报项目根据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三类项目类型填写项目申报书(见附件1),并签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诚信承诺书》(附件2)。以院系为单位填写报送《2019年国家级与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选拔项目信息汇总表》(附件3)。
2.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
4.材料报送。请各院系于2019年5月8日前将项目申报书及汇总表送将电子版和纸质版材料(纸质版需加盖单位公章)报创新创业就业处。
联系人:汪丰,电话17798211464,邮箱9177@whxy.edu.cn
5.补充说明。参赛需所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项目需同时报名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三)项目支持
1.获得省级、国家级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将按照《威尼斯欢乐娱人城3328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学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将从大创项目和大赛项目中遴选产生,并给予经费支持。
二、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要求,我校参赛项目可以参加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比赛。
(一)参赛项目类型及要求
参赛项目要求参照教育部相关要求,详见《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附件5)。
(二)报名流程
1.参赛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参赛项目材料前期通过EXCEL汇总表以及WORD版《创业计划书》(文档以“院系+项目名称”方式命名)报送。以院系为单位填写报送《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信息汇总表》(见附件6)。参赛团队商业计划书(电子版)、参赛项目信息汇总表(纸质+电子)于5月8日前报创新创业就业处。
联系人:汪丰,电话17798211464,邮箱9177@whxy.edu.cn
2.网上报名。院系组织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 2019年 4 月 5 日-5月17日,平台操作方法见《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产品操作手册-学生端》(附件7)。
3.各学院实际项目报名数量以网上系统后台统计为准。
(三)赛程安排及奖项设置
1.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结合院系推荐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遴选项目于5月18日前举办校级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相关安排另行通知。
2.校级选拔赛设金奖、银奖和铜奖三个奖励等级。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的优秀获奖项目在申请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时将予以优先考虑。对参加省赛获奖和国赛获奖的项目,按学校规定给予奖励。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要深刻认识大创项目培育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意义,以此为抓手,切实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做好宣传发动与组织工作。要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强化指导,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跨界学习。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指导参赛团队将创新创意转化为实际项目和创业成果,努力让参赛项目产生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积极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
要认真组织报名参赛,确保完成参赛项目计划数。各单位最终实际参赛项目数量和项目信息通过网络报名系统后台导出之后予以公布,参赛项目数量和获奖数量将纳入年度学生工作考核。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和大赛,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用创新创业的生动实践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学校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将从本次大创项目和大赛项目中遴选产生。
3.突出重点。各学院在保证最低申报数量的同时,注意保证项目的内容品质,每个学院要重点扶持一到两个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核心项目,指定专任教师或创业导师进行提前培育和项目材料打磨,力争在确保参赛项目数量的基础上取得质的突破。
4.完善保障措施。各单位要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帮助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积极邀请导师专家为参赛项目提供针对性指导。学校将对参赛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在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对成绩优异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5.请各院系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创项目,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确保计划任务的完成。
6.各院系要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对接相关组织工作。工作人员名单于4月11日前报创新创业就业处,联系人:汪丰。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